1、電阻率—又叫電阻系數或叫比電阻。是衡量物質導電性能好壞的個物理量,以字母ρ表示,單位為歐姆*毫米平方/米。在數值上等于用那種物質做的長1米截面積為1平方毫米的導線,在溫度20C時的電阻值,電阻率越大,導電性能越低。則物質的電阻率隨溫度而變化的物理量,其數值等于溫度每升高1C時,電阻率的增加與原來的電阻電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單位為1/C。
2、電阻的溫度系數—-表示物質的電阻率隨溫度而變化的物理量,其數值等于溫度每升高1C時,電阻率的增加量與原來的電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單位為1/C。
3、電導—-物體傳導電流的本叫做電導。在直流電路里,電導的數值就是電阻值的倒數,以字母ɡ表示,單位為歐姆。
4、電導率—-又叫電導系數,也是衡量物質導電性能好壞的個物理量。大小在數值上是電阻率的倒數,以字母γ表示,單位為米/歐姆*毫米平方。
5、電動勢—-電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為電能所引起的電位差,叫做電動勢或者簡稱電勢。用字母E表示,單位為伏。
6、自感—-當閉合回路中的電流發(fā)生變化時,則由這電流所產生的穿過回路本身磁通也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回路中也將感應電動勢,這現象稱為自感現象,這種感應電動勢叫自感電動勢。
7、互感—-如果有兩只線圈互相靠近,則其中只線圈中電流所產生的磁通有部分與二只線圈相環(huán)鏈。當線圈中電流發(fā)生變化時,則其與二只線圈環(huán)鏈的磁通也發(fā)生變化,在二只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這種現象叫做互感現象。
8、電感—-自感與互感的統(tǒng)稱。
9、感抗—-交流電流過具有電感的電路時,電感有阻礙交流電流過的作用,這種作用叫做感抗,以Lx表示,Lx=2πfL.
10、容抗—-交流電流過具有電容的電路時,電容有阻礙交流電流過的作用,這種作用叫做容抗,以Cx表示,Cx=1/12πfc。
11、脈動電流—-大小隨時間變化而方向不變的電流,叫做脈動電流。
12、振幅—-交變電流在個周期內出現的值叫振幅。
13、平均值—-交變電流的平均值是指在某段時間內流過電路的總電荷與該段時間的比值。正弦量的平均值通常指正半周內的平均值,它與振幅值的關系:平均值=0.637*振幅值。
14、有值—-在兩個相同的電阻器件中,分別通過直流電和交流電,如果經過同時間,它們發(fā)出的熱量相等,那么就把此直流電的大小作為此交流電的有值。正弦電流的有值等于其值的0.707倍。
15、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電的瞬時功率不是個恒定值,功率在個周期內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電路中電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單位瓦。
16、視在功率—-在具有電阻和電抗的電路內,電壓與電流的乘積叫做視在功率,用字母Ps來表示,單位為瓦。
17、無功功率—-在具有電感和電容的電路里,這些儲能元件在半周期的時間里把電源能量變成磁場(或電場)的能量存起來,在另半周期的時間里對已存的磁場(或電場)能量送還給電源。它們只是與電源進行能量交換,并沒有真正消耗能量。我們把與電源交換能量的速率的振幅值叫做無功功率。用字母Q表示,單位為芝。
18、功率因數—-在直流電路里,電壓乘電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電路里,電壓乘電流是視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將小于視在功率。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數,以COSφ表示。
19、相電壓—-三相輸電線(火線)與中性線間的電壓叫相電壓。
20、線電壓—-三相輸電線各線(火線)間的電壓叫線電壓,線電壓的大小為相電壓的1.73倍。
21、相量—-在電工學中,用以表示正弦量大小和相位的矢量叫相量,也叫做向量。
22、磁通—-磁感應強度與垂直于磁場方向的面積的乘積叫做磁通,以字母φ表示,單位為麥克斯韋。
23、磁通密度—-單位面積上所通過的磁通大小叫磁通密度,以字母B表示,磁通密度和磁場感應強度在數值上是相等的。
24、磁阻—-與電阻的含義相仿,磁阻是表示磁路對磁通所起的阻礙作用,以符號Rm表示,單位為1/亨。
25、導磁率—-又稱導磁系數,是衡量物質的導磁性能的個系數,以字母μ表示,單位是亨/米。
26、磁滯—-鐵磁體在反復磁化的過程中,它的磁感應強度的變化總是滯后于它的磁場強度,這種現象叫磁滯。
27、磁滯回線—-在磁場中,鐵磁體的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的關系可用曲線來表示,當磁化磁場作周期的變化時,鐵磁體中的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的關系是條閉合線,這條閉合線叫做磁滯回線。
28、基本磁化曲線—-鐵磁體的磁滯回線的形狀是與磁感應強度(或磁場強度)的值有關,在畫磁滯回線時,如果對磁感應強度(或磁場強度)值取不同的數值,就得到系列的磁滯回線,連接這些回線頂點的曲線叫基本磁化曲線。
29、磁滯損耗—-放在交變磁場中的鐵磁體,因磁滯現象而產生些功率損耗,從而使鐵磁體發(fā)熱,這種損耗叫磁滯損耗。
30、擊穿—緣物質在電場的作用下發(fā)生劇烈放電或導電的現象叫擊穿。
31、介電常數—又叫介質常數,介電系數或電容率,它是表示緣能力性的個系數,以字母ε表示,單位為法/米。
32、電磁感應—當環(huán)鏈著某導體的磁通發(fā)生變化時,導體內就出現電動勢,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
33、趨膚應—又叫集膚應,當高頻電流通過導體時,電流將集中在導體表面流通,這種現象叫趨膚應。
34、三相不平衡—三相電源各相的電壓不對稱。是各相電源所加的負荷不均衡所致,屬于基波負荷配置問題。會使變壓器內產生環(huán)流(及過熱),并可使電動機的率降低。發(fā)生三相不平衡即與用戶負荷性有關,同時與電力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負荷分配也有關。
35、諧波—電壓波形畸變。屬于負荷性問題,是非線性負荷造成的,與非線性負荷所固有的性有關。與供電質量關系不大,網絡的運行方式、結構參數、儲能設備的配置對諧波問題有重要影響。只要有非線性負荷接入電網,就會產生諧波。其結果造成變壓器中由于渦流及磁滯損耗的加大而過熱、電動機過熱和轉矩下降,以及中性線和補償電容器過熱。
36、電壓閃變—電壓短時間超出規(guī)定范圍的擺動或擾動,屬于無功沖擊問題,與負荷的啟動性有關,但網絡的運行方式、參數及無功補償類型對該問題也有相當影響。產生的原因有,如大電機重負荷啟動及切斷過程,在情況下可使設備斷電或設備損壞,例如照明系統(tǒng)有感的閃爍現象。
37、電壓偏差—長時間的偏離額定電壓。該問題屬于基波無功的范疇,主要與電能傳輸的導線直徑、供電距離、潮流分布、調壓方式、無功補償容量等因素有關。欠電壓可導致設備工作不正常,例如鼠籠型電動機過熱和接觸器吸引線圈釋放。過電壓可使多種電子和電氣設備性的(緣)損壞。
38、頻率偏差—電壓的頻率超出額定頻率規(guī)定時限。屬于基波有功問題,它與電力系統(tǒng)有功儲備有關,和電壓偏差樣是電力部門認識較早、研究較成熟、控制方式與手段較完善的電能質量指標。
39、浪涌—電網中設備投切引致的電磁暫態(tài)過程,表現為電壓(流)毛刺或尖峰。
40、零線電流—低壓電網中由于三相負載不對稱和非線性負載產生3次諧波電流,可導致零線電流達到相電流1倍甚至3倍,由于零線導線的截面通常選為相線的半,這將導致零線嚴重過熱,甚至引發(fā)火災。同時由于變壓器無零序磁通回路,零線電流將導致變壓器產生很大的漏磁,嚴重干擾計算機顯示器和其它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行。解決的辦法主要有零線濾波器或有源濾波器。
41、節(jié)能燈—節(jié)能燈的正式名稱是稀土三基色緊湊型熒光燈,20世紀70年代誕生于荷蘭的飛利浦公司。這種光源在達到同樣光能輸出的前提下,只需耗費普通白熾燈用電量的1/5至1/4,從而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照明電能和費用,因此被稱為節(jié)能燈。
42、微波加熱原理—介質從電結構看,類分子叫無分子電介質,另類叫有分子電介質。在般情況下,它們都呈無規(guī)則排列,如果把它們置于交變的電場之中,這些介質的性分子取向也隨著電場的性變化而變化,這就叫做化。外加電場越強,化作用也就越強,外加電場性變化得越快,化得也越快,分子的熱運動和相鄰分子之間的摩擦作用也就越劇烈。在此過程中即完成了電磁能向熱能的轉換,當被加熱物質放在微波場中時,其性分子隨微波頻率以每秒幾十億次的高頻來回擺動、摩擦,產生的熱量足以使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熱熟的目的。
43、 照明作為電力應用之大致可分為下列兩種:
(1) 利用熱輻射的光源,如白熾燈。是將電能變換為熱能,再由高溫的鎢制燈絲發(fā)光。
(2) 利用放電的光源,主要有:
熒光燈:將低壓水銀蒸汽中放電時發(fā)出的紫外線照射到熒光物質上而發(fā)光的光源。
高壓汞燈:將高壓水銀蒸汽中放電時發(fā)出的光作為光源。
霓虹燈:將在惰性氣體中加上高電壓時而發(fā)出的光作為光源。
44、 電熱是將電能轉變?yōu)闊崮埽瑥V泛應用于工業(yè)及家庭。其方法有:
利用焦耳熱的電阻加熱、利用電弧放電發(fā)出的熱量的電弧加熱、利用電磁感應產生的渦流熱量的感應加熱、利用高頻磁場產生的分子摩擦熱量的電介質加熱、利用紅外線照射的紅外線加熱、利用電子束的電子束加熱、利用激光的激光加熱等。
45、三相電源的接法
(1)星形(Y)連接:將電源三相繞組的末U2、V2、W2連接在起,成為個公共點(中性點),而由三個U1、V1、W1分別引出三條導線向外供電的連接形式。
(2)將三相繞組的各相末與相鄰繞組的依次相連,使三個繞組構成個閉合的三角形回路,這種連接方式,稱為三角形連接。
46、以星形連接形式向負載供電的方式稱為三相三線制供電。這三條導線叫相線,分別用L1、L2、L3表示。在這三條相線中,任意兩條相線間的電壓稱為線電壓,用符號“UL”表示。
47、在星形連接形式向外供電的基礎上,再加上由中性點(已采取中性點工作接地的)引出的條導線,稱為零線,用字母“N”表示。任條相線與零線間的電壓稱為相電壓,用“Uφ”表示。這種以四條導線向負載供電的方式,稱為三相四線制供電。
48、在三相交流電的星形接法中,三相平衡時,線電壓為相電壓的√ ̄3倍,線電流等于相電流。
49、三角形連接方式,線電壓等于相電壓,線電流等于√ ̄3倍相電流。
50、在交流電路中,電源提供的功率可分為兩種:種是有功功率P,另種是無功功率Q。為表示電源視在功率被利用的程度,常用功率因數來表示。有功功率P與視在功率S的比值,稱為功率因數,用符號“COS φ”表示。
51、電度表是計量電能的儀表。電度表可以計量交流電能,也可以計量直流電能;在計量交流電能的電度表中,又可分成計量有功電能和無功電能的電度表兩類。
52、計量交流電能的電度表般為感應式電度表,分為單相電度表和三相電度表。
53、為確保人身安,往往使用很低的電壓作為電氣設備的工作電壓。我規(guī)定工頻交流電壓有值50V以下或直流120V以下為安電壓,這與IEC的數值致。
54、跨步電壓:當電氣設備碰殼或電力線路相接地短路時,就有單相對地短路電流從接地體向大地四周流散,在地面上呈現出不同的電位分布。當人在接地短路點附近行走時,前腳與后腳之間(人的跨步般以0.8m考慮)的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壓。
55、接地分類:在電氣工程上,接地主要有五種類別:工作接地、保護接地、保護接零、重復接地、防雷接地。
56、際電工委員會簡稱ICE。